1.项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 1.1 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职业性特点,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实习实践环节,而专业实习质量的优劣成败又受到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甘肃省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相继有天水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4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4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研得知:一方面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量大,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远难以满足体育市场和行业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偏低,80%以上选择从事其他行业领域,并未真正发挥他们在大学所学习的体育健身指导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导致该专业学生“进口”与“出口”不畅通,偏离了专业设置的初衷与培养目标。深层次讲,这种窘困局面造成我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同时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省大众体育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从专业实习的达成度分析,天水师范学院自2004 年率先成功申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为强化学时实习实训环节,学校先后与浙江、广西、西安、兰州、天水等地的体育健身行业俱乐部展开实习合作,创设了必要的办学条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在实习环节上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近几届学生实习情况来看,该专业实习环节如何创新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仍需要着力解决社会需求与学生需要相矛盾的突出问题。随着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步伐的推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必须重新认真审视、不断创新拓展。 为此,针对甘肃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定位,需要校企之间建立良好合作机制,这既是企业的需求,也是高校促进专业建设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智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为我省高校与企业展开合作办学途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制保障。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作为独立主体,基于双方意愿为实现各自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合作行为,旨在“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可见,校企合作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新型办学模式,也是教育部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结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规律,因其应用型专业特点日益加强和凸显,需要打造一支与市场需求高度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弥补高校无法完成与学生专业需求取向相对接的实训、实习基地乃至科研平台。在此倒逼机制下,我省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只有顺势而为,主动寻求对口合作企业,敦促学生掌握与企业、行业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为该专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这也成为该项目申报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1.2 现状分析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820万人,比2017年增加25万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合理的研究分析就业市场环境,寻求解决影响就业问题方法,成为当前高校办学的重要课题。而据应届毕业生网的职业动态信息,2014至2017年最难就业专业排名中,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始终在前五位徘徊,同样,甘肃省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十分巨大。因此,有效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仅可以缓和该专业学生及家庭面临的压力,还可以为我省大众体育发展增加新生力量,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下甘肃省国民体质健康的增强和体育健身娱乐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自1998年至今,我国已经培养了20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服务。甘肃省高校也顺势而为,先后有天水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4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别是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将全面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社会需求的带动下,甘肃省体育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助推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成熟与进步。客观讲,作为一个创建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新专业,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更好地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抉择。 众所周知,在全面推进体育强国步伐迈进的征程中,大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根基之所在,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恰恰是发展大众体育的主力军。他们的顺利上岗将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健身中来,为大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这无不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可或缺性。目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数已达43 万,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上空缺巨大。就目前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还存在就业率偏低,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比例小,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依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这一重要环节,为他们将后走向对口领域从事专业工作创造更多更好地条件。项目组成员前期针对这一问题,对甘肃省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研,无疑对我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会提供现实的参考。具体调研现状如下: 1.2.1 甘肃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为:“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三种模式。具体讲,应用型人才是指以培养体育健身指导、从事休闲体育服务领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的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并且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型人才模式主要以培养在社会体育发展领域掌握先进人文知识、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学术和理论研究见长,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两者的结合,即拥有“应用人才”身上的实际指导操作能力,还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发现,应用型人才模式是甘肃省各高校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 现阶段甘肃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趋向于三个方向:即养生体育方向——体育养生、健身方面的高级指导、咨询人才;休闲娱乐方向——体育休闲娱乐的指导、组织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产业方向——开发、经营、管理社会体育产业的高级体育经纪人才。从我省各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上看,又可将人才培养目标分为: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运动康复型人才培养模式、养生保健型人才培养模式四种类型。 表1显示:甘肃省四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部下发的专业目标基本相似,即以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健身指导、体育教学等能力为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省高效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教育部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但并没有发挥自身高校的办学特色、地域特点、文化特质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且未能提出凸显自身办学特色的培养目标。因此,不利于毕业生细化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就业意向,同时造成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出现盲目扎堆现象,这是造成我省高校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1 甘肃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单位 |
培养目标 |
教育部 |
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工作,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
天水师范学院 |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 |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现代体育意识和观念,较为全面掌握社会体育工作所需求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社会体育、体育旅游、体育管理等领域从事体育裁判、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全民健身及体育保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
1.2.2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培养人才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都是由课程内容和结构决定的,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其将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观念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桥梁,它的内容和结构决定了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为动向作出调整,实现学校对毕业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专业,其课程设置主要依据社会学、体育学、人体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形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门类过多、主干技能不突出、实践课程比例过少等问题。 表2显示:甘肃省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大多以体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为主干课程,以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论、全民健身概论的理论方法为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设置的知识结构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五大类型。四年的课时集中于 2400—2600 之间,学分 160—190 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社会热门专业课程,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游泳课程、水中救生、有氧健身、户外运动等课程。而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较高,没有明显的区分度,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特点开设的特色课程相对偏少,尤其是实习实践环节形式单一、流于形式,不利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表2 甘肃省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
课程设置 |
公共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实践课 |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 体育概论、体育史、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概论、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论、全民健身概论、 科研方法、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田径、网球、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 体育哲学、健身管理方法、体育经营与管理、运动训练学、健美操、形体训练与健美、体育游戏、游泳与救护、奥林匹克学、棋牌 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经纪人概论、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社区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体育竞赛学、运动处方、社会体育辅导员、场馆管理与功能开发、体育大众传媒、中华体育养生学、中医养生学、中医饮食营养学 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我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修课程大多以体育学与社会学为主,该专业培养课程中大量的借用社会学、体育学及经济管理学中的课程理论,并没有系统的设置社会体育专门的课程体系。究其原因,由于该专业在我省创办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化课程设置模式,致使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相似程度较高,开设课程过于杂乱,门类过多,学习内容粗浅,专业性不强。庞杂的课程设置不仅不能让学生学好所有课程,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准备。由此形成的连锁反应是,学生进步实习实践环节由于知识结构缺乏,显得无所适从,亟待改革。 1.2.3 实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实习环节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通过实习初探并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就业环境,通过实习实践检验自身知识结构和所应具备能力,为实现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因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特点,加强实践指导能力培养是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一专”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一专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过程,来让学生熟练和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这就需要真正的实习过程来锻炼。好的实习经验能够为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该专业学生要与各个阶层民众深入接触,如何做好健身指导工作更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专业实习恰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天水师范学院近五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七成以上的学生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占比最高;16%的学生由意向单位招聘实习,5%的学生通过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践环节。还有个别学生,在实习中钻实习考核工作的漏洞,并没有实际的进行过任何工作的实践,学分认定是虚假开具实习证明,这也就造成个别学生一直到毕业都没有接触过真实的就业环境,在就业过程中造成工作技能不熟练、无法顺利上岗。因此,应该加强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严格要求学生的实习,充分利用实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实践当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真正的实习锻炼。表3所示,只有5%的学生在实习中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表3 天水师范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实习收获情况(N=235)
实习收获情况 |
人数 |
百分比(%) |
一无所获 |
33 |
14.04 |
收获较少 |
134 |
57.02 |
收获较多 |
63 |
26.8 |
收获很多,得到充分锻炼 |
5 |
4.68 |
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参与结合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对于了解认识社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增加对社会、对职业岗位、对与人交往重要性的认识,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甘肃省四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实习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实习工作抓得严谨能够有效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转变过程,就业率也会相应的提高,实习让学生了解到自己马上将要面对的就业问题,丰富的实习经历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及时调节自己的就业心态,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地为就业做好计划和打算。 1.2.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状况 表4 天水师范学院近五届毕业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持有状况(N=235)
持证状况 |
无证 |
三级 |
二级 |
一级 |
国家级 |
人数 |
150 |
85 |
76 |
47 |
0 |
比例(%) |
63.82 |
36.17 |
32.34 |
20 |
0 |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是在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持证上岗工作必要条件,也是有效地衡量毕业生是否能够胜任社会体育工作的依据,以及工作能力大小的有力佐证。通过调查,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是针对全省社会体育骨干进行的,天水师范学院作为甘肃省东部片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由表4显示,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持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毕业生没有,持有一级的有2%的毕业生,二级和三级的分别是32%和36%,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占65%。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中没有明确的岗位和待遇,所以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多数没有获取的想法。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校通过实习基地的打造,2013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习,有19名学生获得了体育行业领域的资质证,具体情况如表5统计所示:
姓名 |
学号 |
取得时间 |
证书名称 |
张若梅 |
20135020101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马永强 |
20135020110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孙红黎 |
20135020114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王盛栋 |
20135020124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张旭 |
20135020146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张瑞 |
20135020147 |
2016.07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 |
王晓晓 |
20135020104 |
2016.10 |
北京市全能私人教练认证赛普健身全能私人教练 |
张东 |
20135020140 |
2016.10 |
北京市全能私人教练认证赛普健身全能私人教练 |
苟楷沛 |
20135020106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李红娟 |
20135020107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白翠芳 |
20135020108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王海娟 |
20135020120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景恒 |
20135020128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杨全红 |
20135020136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杜海龙 |
20135020141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张小亮 |
20135020143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杜珠林 |
20135020144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鲁永安 |
20135020145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万博 |
20135020153 |
2016.11 |
AFAA国际私人教练认证减肥达人专项认证 |
5 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中面临的问题 5.1 对学生培养目标空泛,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培养目标过于空大,依据教育部和高校给定的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以从事的就业领域是很宽泛的,可以从事的就业岗位也很多,但是实际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培养目标存在盲目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就目前的我国社会体育开展状况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需求还不够充足,特别是社区当中指导员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这也成为很多毕业生就业首选。可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果不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做出灵活调整,就会致使培养出的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就业市场,与社会需要脱轨。 5.2 学校课程设置庞杂,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熟练掌握 当前,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庞杂,技能项目开展过多,学时较短,学生每项技能的学习只能达到初步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能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和形成熟练地技能,更不能很好地用于教学。出现了“学得多、精的少”,大多数技能学到的只是皮毛。过分强调众多运动技能的学习,却没有真正的达到精通熟练的程度,学生在一个技能的学习之后,没有得到充分的巩固,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淡忘,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技能储备得不到保障。 5.3 在校期间实习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参加社会实习工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但在实际中,学校对实习工作具体落实并不严格,而且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没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实习状况没有监督机制,学生从事实习体验并不深刻,学到的内容有限,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参加实习锻炼。而今的用人单位更多的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缺乏实践工作经历必是成为毕业生的求职路上的一大障碍。 5.4 就业指导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 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太少,学生能学到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知识”有限,不足以支撑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自我学习管理、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坚持,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还有学校与就业市场缺乏直接或间接联系,就业信息交流不通畅,造成高校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不全面,在就业指导方面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地指导帮助。 2.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1)完成并结项201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SYJY2015Y04),并获得2018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建; (2)完成2016年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项目:《甘肃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ST201631),并获得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教研论文:《地方性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发表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9期; (4)教研论文:《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发展研究》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权威核心期刊)2017年第12期; (5)教研论文:《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第4期; (6)教研论文:《关于提高本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发表于《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期刊)2015年第33期; (7)论文:《甘肃省地方体育运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荣获2014年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三等奖(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体育局,2014年11月); (8)修订完成并实施201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9)围绕201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教学大纲》、《进度》、《考纲》编撰通过审核并装订成册。 (10)刘仁憨荣获2013-2014学年度天水师范学院“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 2014-2016学年度“管理育人” 先进个人,曾华荣获2016-2017学年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11)与3家单位签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协议,近100名学生获得体育健身行业资质证书。 3.学校已具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项目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或说明),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现有相关专业及支撑学科平台(见表5) 表5 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现有相关支撑学科平台
名 称 |
批 准 部 门 |
批 准 时 间 |
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
国家体育总局 |
2010 |
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
甘肃省体育局 |
2012 |
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分中心 |
甘肃省教育厅 |
2015 |
亚洲高校健身职业人才培养基地 |
亚洲健身康体协会 亚洲健身学院 |
2015 |
甘肃省残疾人体育人体育运动康复与研究中心(省级) |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 |
2016 |
残疾人运动与康复(校级重点学科) |
天水师范学院 |
2015 |
中国传统射艺中心(校级研究平台) |
天水师范学院 |
2016 |
校园足球教育发展中心(校级研究平台) |
天水师范学院 |
2016 |
体育特色项目研究所(院级研究平台) |
天水师范学院 |
2016 |
陇右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中心(院级研究平台) |
天水师范学院 |
2016 |
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单位 |
甘肃省体育局 |
2016 |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足球项目)理事单位 |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
2017 |
(2)实验室建设情况(见表6) 目前,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有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共计138台(套),总价值160万余元,基本能够满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验课程开设的需求。 表6 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实验室一览表 |
实验室 |
序号 |
分室名称 |
所在位置 |
面积(平方米) |
功能 |
楼号 |
房号 |
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
1 |
运动解剖实验室 |
4#实验楼 |
422 |
88 |
用于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 |
2 |
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 |
4#实验楼 |
424 |
88 |
用于运动生理生化实验教学 |
3 |
人体健康测量与评价实验室 |
3#实验楼 |
218 |
110 |
用于人体健康测量与评价实验教学 |
4 |
运动生物力学与运动功能实验室 |
4#实验楼 |
423 |
88 |
用于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负荷实验教学 |
5 |
体育保健与康复实验室 |
4#实验楼 |
419 |
66 |
用于体育保健与康复实验、推拿按摩实验、运动创伤实验教学 |
计合 |
440 |
|
(3)学校与2016年投资300余万元建立校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4)教学设施情况 学校现有综合体育馆1个,400米标准塑胶8跑道体育场1个,400米标准塑胶6跑道体育场1个,标准足球场1个,7人制足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2个,投掷场地1个,手球场1个,门球场1个,排球场5个,网球场5个,篮球场15个,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健美操馆、武术馆及健身房各1个,体育场馆总面积约7.01万平方米。学校室内、室外体育场馆设施完备,面向师生全年开放,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训练及竞赛的需要。 此外,学院图书资料室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资料室内八个图书展架,四组期刊展架和5组教材存放柜。资料室放置有4个阅览桌,配放6把座椅供老师们阅览使用。资料室现有教科书 1627 册、工具书 403 册、音像资料552张(盒)、教辅及其他书籍 6384 册。2017年期刊81种、762册。图书资料室全天开放,且配备了专职图书管理员。 (5)采取“教学改革、竞技体育训练、实践能力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教育”五项举措 教学改革方面,我院非常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考试方法改革。近三年,新开出《校园体育舞蹈》、《定向越野》、《团操类》、《传统射箭》、《瑜伽》、《轮滑》、《中华体育养生学》、《舞龙舞狮》、《旋鼓》、《龙舟》、《太极扇》、《太极剑》等具有地域民族与时代特色,深受学生喜欢的新课程。同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技能考试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把体育竞赛裁判员的临场裁判方法移植到术科考试中;理论课采取作业、小论文、主题发言等形式,加强了成绩认定过程性评价的权重。 竞技体育训练方面,探索出一条“以赛代练、以训促学”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模式,尤其是依托运动训练专业主项成立了9支竞技体育训练代表队,常年坚持训练,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实践能力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紧紧依托我院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基地、亚洲高校健身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一级以下体育竞赛裁判员培训及考核单位的优势,同时,积极与甘肃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协作,使得我院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使其获得体育行业相关领域的资格证书。近三年,该专业学生通过培训、考核获得游泳救生员、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各运动项目裁判员等职业技能证书的比例逐年增加,以此增强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学院依托学校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落实好18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创新创业专业导论》课程的有效实施,有效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初见成效,在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上均有所建树。同时,我院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学生,如我院学生田冬冬、姚天明共同成立的“天水市动鸣国际健身俱乐部”;刘隆庆创建的“博力泰克国际健身俱乐部”等。 (6)协同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第一,共建学生 “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先后分别与新疆、甘肃省体工队、甘肃省各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广西尚合嘉华体育健身俱乐部、云南昆明尚合嘉华体育健身俱乐部、云南大理尚合嘉华瑜伽体育健身俱乐部、山西大同体育健身俱乐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天水动鸣体育健身俱乐部、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天水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第二,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院与共建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教学观摩、健身俱乐部指导,共同开发课题调查与研究,并聘请体育俱乐部健身教练到学院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共同编写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进度。努力为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科研合作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最后,经过前期大量论证与外出调研,近年来,该专业将坚定不移地打造 “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和“体育康复”两个方向。按照“大专业、小方向”的办学思路,通过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对接,打造稳固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商业健身俱乐部;校内:健身中心等),聘请行业领域专家授课、联合办学等举措,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力争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7)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社区实习、健身俱乐部实习、学校实习、社会体育调查与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组成。 最后,学校在政策、经费方面对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扶持力度逐年增加,这些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支持与保障。 |